居留葡萄牙的古尔班基安:一位远见者的丰硕流亡
- correio_da_historia

- 9月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20世纪的葡萄牙历史因一些来自他国的人而留下深刻印记。他们在此找到了安全的避风港,并最终留下了持久的遗产。其中最为重要的,当属卡卢斯特·萨尔基斯·古尔班基安。1869年,他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斯库台,很早便成为世界公民:先后在马赛和伦敦求学,在中东石油业中积累了巨额财富,并在数十年间辗转于巴黎、伦敦等欧洲首都,总是隐身幕后,正如他所自称的那样,是大型石油公司的“百分之五先生”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他流亡。他漂泊无依,追寻稳定、安全与低调——这些在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实属罕见。在这种背景下,萨拉查统治下保持中立的葡萄牙,成为他的避难所。1942年,他定居里斯本,先是下榻阿维斯酒店,后迁至贝尔纳大道,最终在葡萄牙找到的不仅是庇护,更是筹划庞大财富未来的安宁。
在里斯本的生活中,古尔班基安低调而几近隐形。他偏爱亲密胜过光彩,私人沙龙胜过公共场所。然而,他从未与文化脱节。作为痴迷的收藏家,他一生汇聚了独特的艺术宝库:埃及、希腊罗马、伊斯兰、文艺复兴、巴洛克和印象派艺术。一个潜在的博物馆,被锁在金库与仓库之中,等待着命运的安排。正是在远离喧嚣的里斯本,他逐渐孕育了将这一遗产永存的构想。
他于1955年去世,但他最伟大的举动却在此后实现。根据遗嘱创立的卡卢斯特·古尔班基安基金会,在里斯本矗立为现代文化的真正殿堂。图书馆、音乐厅、博物馆、花园——一切都体现了他的远见:财富不应只是私人财产,更应成为公共福祉的源泉。葡萄牙,曾经只是过境之地,却最终成为他归宿的终点与收养的祖国。这个并非葡萄牙人的人,却为葡萄牙留下了最坚实的文化机构之一。
古尔班基安在葡萄牙的生活告诉我们,伟大可以诞生于流亡。他,这个曾在无数国度为异乡人的人,在此终于得到安息。而我们,这份慷慨的继承者,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身份,也同样由那些远道而来、选择信任它的人所建构。
保罗·弗雷塔什·杜·阿马拉尔教授、历史学家与作家





留言